黃疸的原因很多,要針對黃疸的原因加以處理。過去把媽媽不會喂或喂不好才會讓新生兒有這類黃疸,都叫做「母乳性黃疸」常被誤會,所以現(xiàn)在已經盡量不叫「母乳性黃疸」,而改名為「母乳喂食不良性黃疸」或「挨餓性黃疸」,是指新生兒初期因為沒有得到足夠、正確的協(xié)助而喂食不良所造成。
而所謂喂食不良,是指媽咪沒有喂奶經驗,不會評估寶寶有沒有吃飽,而讓寶寶一直處于饑餓的狀態(tài),讓黃疸排得不好,也就是「腸肝循環(huán)」不佳而造成黃疸!因為黃疸是經由肝臟排到小腸,然后再經由糞便被排掉,糞便有膽汁所以會黃黃的;但若寶寶母乳喝得很少,膽汁到了小腸,又被身體吸收回體內,黃疸一直排不掉,才會讓黃疸升高,這就是喂食不良造成的!
要避免這一類的黃疸,應在出生后盡早開始肌膚接觸,在嬰兒想吃的時候就哺乳,而且確定嬰兒有正確含奶、吃到奶水;絕對不是停止喂母奶,反而要鼓勵多喂,吃的夠,黃疸才退的快,若寶寶奶喝得很少或空腹,就會越來越黃!
另外有種跟母奶相關,而且可能要暫時停喂母乳的狀況是,母乳里因為脂肪酸代謝問題而造成的黃疸,大多在寶寶兩三周之后發(fā)生,因為母乳所含的成分跟體內競爭黃疸的代謝,讓寶寶黃疸降不下來。這時只要停喂母乳48小時或一段時間,等黃疸降下來很快就可以繼續(xù)喂。
若還是不清楚,一定要請教小兒科醫(yī)師,再決定要不要停喂。